查看原文
其他

道听途说,德之弃也

2017-02-15 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

道听途说,德之弃也  

作者:生根活佛


 子曰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    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    译文    孔子说:“路途中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,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对道德的背弃。”    比如,有一次我在北大学习时,有个教授问我:“你是那个教派的活佛?”我直接回答:“是本教的活佛。”他又问我:“你是黑苯,还是白本?”

我非常好奇,就问:“你在说什么?”他又重复说一遍,我就回答:“这句话我从来没有听说过,你从哪里听到的。”他怀疑心问我:“你好像不是本教活佛?”

我就问:“为什么?”他说:“你连自己教派有黑白分类都不知道。”我就问他:“那么,你能告诉我,黑本和白本的区别吗?”他说:“反正我师父说的。”我就跟他说:“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本教信徒,我研究本教三十多年了,我从来没有遇见黑本,也没有看到白本。”他摇摇头,好像不信,我就接着说,我给你讲一个眼见为实,耳听为虚的故事吧,听了这个故事,也许你就明白了。”

我就开始讲了一个故事,秋季的一天晚上,孔子与几个弟子在杏坛谈天。    孔子说:“我喜欢听你们讲故事,今天,就随便闲聊吧。”    齐国籍的学生叔鱼说:“齐国宫廷发生了这样一件事。在齐都的大街上,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:‘叔孙辄确实要谋反,我路过时,亲眼看见他在城外暗自练兵呢!’这时,在大街上行走的三个齐宫的人(一个大夫、两个差役)均听到了这话,虽没议论,但各自心中有数。当天,一差役偷偷去后宫向齐景公禀报:‘我在大街上听两个人议论,亲眼看见叔孙辄准备谋反。’景公听完,没当回事儿。

第二天,又一差役去后宫禀报此事,引起了景公思考。第三天,一位大夫也到后宫向景公禀报情况。景公勃然大怒:‘众口一词,必有其事’。遂下令把叔孙辄将军斩首。斩刑刚过,传来鲁国费邑宰叔孙辄叛乱被大司寇平定的消息。景公联想齐国将军叔孙辄被斩前连喊‘冤枉’的情景,方知是因两人姓名相同,错杀了叔孙将军,于是,下令,厚葬叔孙将军,并重金补偿其遗属。”    

最后我就给他说:“不能轻信道听途说,道听途说害人害己的。”   他说:“我信任自己的上师。”我给他说一句佛语:“希望你做一个依法不依人。”他还说:“我的师父是依法的好上师。” 我就跟他说,我还想讲给你一个故事,你愿意听吗?”他就说,你就讲吧。我就开始讲,从前,有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到一位得道高僧那儿,说:“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……”    “等一等,”高僧打断了他的话,“你要告诉我的消息,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?”    “三个筛子?哪三个筛子?”那人不解地问。  

  “第一个筛子叫真实。你要告诉我的消息,确实是真的吗?”    “不知道,我是从街上听来的。”那人回答。    “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筛一下吧。”高僧接着说,“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应该是善意的吧?”    那人轻声地回答:“不,刚好相反……”    高僧再次打断他的话:“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,这个令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?”    “不是特别重要。”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。    高僧说:“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,既不真实,也非善意,更不重要,那么还有说的必要吗?”

我讲完故事后,他就问我:“这个故事和我们说话有什么关系?”我就告诉他:“当然有关系,如果你的师父是个具备合格的上师,他说话都要付责任,说的话都是真实,善意,重要,但他跟你说本教分黑本和白本,他说的话不是真实,因为,本教根本没有黑本和白本之分;不是善意,因为,跟你带来疑惑和邪见,现在你对本教有偏见,这是恶意,不是善意;也不是重要,因为,你不是学本教的,假如有黑本和白本之分,对你没有什么好处,也没有什么坏处。”他就点点头就回去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点击下面获取更多内容

1【春节特大法讯】

2有责任才有福气

3爱心的良药

4学佛九种迷惑路

5活佛眼中的“婆媳经”

6《十地发愿文》

7本教加行的来源

8世上最大的福报是什么?

9生根活佛梦境的法语

10大圆满法的历史

11修行雍仲本教能成佛吗?

12大乘觉悟道雍仲本波佛教简介(一)

13大乘觉悟道雍仲本波佛教简介(二)

14大乘觉悟道雍仲本波佛教简介(三)

15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是谁(一)

16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是谁(二)

17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是谁(三)

18雍仲本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(一)

19雍仲本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(二)

20如何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

21通过学佛,能够找到赚钱的造富秘笈


声明:

您的赞赏红包,全部用于文章作者生根活佛弘法利生事业中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